口腔內細菌的自述:別再濫用抗生素
我和我的族群在這個地球上已經生活了無數年,從生命的起源開始就一直存在著,盡管存在,卻一直被忽視,因為我們是如此的渺小,直到很多年后,有一個叫埃倫伯格的人終于注意到了我們,并且還給我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細菌。
我承認我的很多同伴對人并不友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也對我們毫無辦法,直到1929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無意中發現了抗生素的存在,人類才在渺小的我們面前挺直了身板。無論對我們還是對人類來說,抗生素的發現都是一種神跡,雖然這個神跡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毀滅。
我是我們族群中對人類比較無害的一種,我們長期居住在人的口腔中,不僅無害,還有不少益處。一來我們會占領口腔內的粘膜作為我們的宿居地,奪得口腔內的給養,從而使得真菌或者一些外來細菌沒有生存的空間,對口腔起到了保護作用。另外,我們中的有些伙伴有著超強的能力,能夠影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維生素的合成,為口腔粘膜細胞提供了部分養分。當然由于我們還是屬于一種外界刺激,會使宿主產生免疫作用,其實對人體來講就是一種預警作用,有人甚至證實我們這種刺激還有一定的抑癌作用。基于各種理由,人們給我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有益菌群。
我們衷心的希望我們和人類的關系能夠永遠那么融洽,但可惜事實往往與愿望相違背,隨著抗生素的濫用,我們和人類的關系逐漸走向了冰點。由于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識,人們往往把一些莫須有的病痛歸結到了我們身上。這里面尤其以一些中老年人為甚,本來,由于年齡逐漸增高,身體抵抗力有所下降,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病菌的侵害,用一點抗生素我們也能夠理解。但是也不能不辨黑白,不管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真菌感染,統統都以抗生素應付,更有甚者,一吃就是就是一兩個月,只把我們這些原本無害的細菌吃得傷亡慘重。我們的數量在銳減,那些原本受到我們抑制的真菌可就高興了,他們趁火打劫,開始慢慢擴展自己的勢力,口腔里那些白白的膜,全是他們的累積的菌絲。而由抗生素引起的我們和人體免疫系統的無謂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水,只把整個口腔弄得又干又枯,完全失去了以前那種溫潤的模樣。我們期待著,這樣的悲劇不再延續,但那些仇視我們的人們,竟然將這所有的一切又都怪罪到了我們的頭上,開始更加猛烈的使用抗生素,做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就這樣,我們口腔有益菌群和人類的關系徹底崩塌了,不是我們想這樣,只是人類根本就沒有留給我們任何生存空間。我們一步步的推出了口腔這個充滿硝煙的戰場,那些平常受到我們震懾,不敢踏入口腔的真正致病菌此刻卻毫無顧忌地進駐口腔,由于長期對抗抗生素,他們的耐藥能力比我們強太多了,一般的藥物對他們也沒有什么作用。
看看我們曾經安心生活的口腔,現在已經成了什么模樣:那些白色的大片大片的膜樣物質是真菌們的領地,他們幾乎覆蓋了整個舌頭,留下了厚厚的一層舌苔。嘴角那些破潰的地方是葡萄球菌和真菌共同作用的結果。整個口腔內到處都是紅腫充血,一陣陣燒灼感不斷從粘膜內壁上傳來,舌頭上那些美麗的舌乳頭已經全部消失,除了真菌的白色膜樣物就是光滑赤紅的舌面。從食道深處傳來一陣陣令人作嘔的酸腐味道,胃腸內的兄弟們告訴我們,那是抗生素傷了胃腸元氣的結果。
如果有嘴,我們會為這一切分辨,但是我們沒有;如果有耳,我們真的很想聽聽人們那么仇恨我們的原因,可惜不行;如果有心,我們希望能夠在心中默默祈禱,為我們那些枉死的兄弟姐妹。這樣的悲劇每天都還在繼續,雖然有些人得到了醫生的指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不再濫用抗生素,但很多很多人卻依然執迷。
這世上有很多無法治愈的絕癥,為人類帶來了不知凡幾的悲哀,但是抗生素性口炎這種疾病卻好像只是源于一個簡單的誤會。人為百靈之長,我們真心的希望能夠和你們融洽的生活在一起,互助互利,所以請拿出你們的智慧來,理解我們,愛護我們,讓我們為你們的口腔健康奉獻我們自己的力量。(轉載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