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分享 | Eur Heart J心血管疾病預測新指標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冠心病生存率的提高,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這類群體曾被認為未來再次發生心血管疾病(CV)的風險是類似的,研究發現他們10年內復發疾病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可以針對這類群體進行準確的風險評估,針對性地預防,能帶來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多國學者于2019年6月聯合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IF 35.855)上發表了題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eramide- and phospholipid-b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estimation scor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的研究論文。通過代謝組學靶向檢測技術手段,分析人群隊列血漿和血清中的神經酰胺、磷脂類與CV事件的關聯,建立了一種新的脂質評分系統(CERT2),能協同預測CHD患者未來的CV風險。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z387。
研究使用的數據來自三個大型臨床研究:WECAC(n=3789)、LIPID(n=5991)和KAROLA(n=1023)。樣本基質為WECAC和LIPID試驗的血漿和KAROLA試驗的血清,使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靶向檢測3大隊列血漿和血清樣本中神經酰胺與磷脂類代謝物濃度。對結果進行分析,找到與心血管事件發生顯著相關的脂質和比值。
對實驗結果進行關聯分析,得到一種新的脂質測試評分系統,命名為CERT2,使用WECAC研究中的數據建模,使用LIPID和KAROLA研究中的數據進行驗證,發現一個神經酰胺/神經酰胺比值、兩個神經酰胺/磷脂酰膽堿比值和一個磷脂酰膽堿濃度,共同計算評分,用于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風險。
數據表明,CERT2評分系統能夠很好地預測CV事件,包括CV死亡、心肌梗死、中風等。對于CV死亡事件,CERT2評分95%置信區間發生的風險比(Hazard ratios, HRs)在WECAC、LIPID和KAROLA隊列中分別達到1.50(1.35-1.68)、1.51(1.38-1.65)、1.62(1.32-2.00)。作者還開發了一個結合CERT2和高靈敏性肌鈣蛋白T兩類標志物(TnT)的附加評分系統,命名為CERT2-TnT。在WECAC中,CERT2-TnT的評分效果更佳,該結論同樣在KAROLA中得到了驗證。對于CV死亡事件,CERT2-TnT評分在WECAC和KAROLA隊列中分別為1.63(1.44-1.85)和2.04(1.57-2.64)。
臨床應用
作者將神經酰胺評分系統(CERT2和CERT2- TnT)從低到高分為四個風險組,評分越高,CV事件的風險越大。對于CV死亡,在CERT2評分顯示,最高風險組的CV死亡事件的發生風險是最低風險組的3.5-5.4倍。CERT2-TnT評分在最高風險組中的風險比最低風險組增加10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