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酸譜
項目背景
脂肪酸(Fatty acids)是由一條長的烴鏈和一個末端羧基組成的羧酸。
根據飽和程度的不同可分為:飽和脂肪酸(SFA,不含碳碳雙鍵)、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只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和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有兩個及以上碳碳雙鍵)。
根據碳鏈長度可分為:短鏈脂肪酸(C1~C5)、中鏈脂肪酸(C6~C12)、長鏈脂肪酸(C13~C21)、和極長鏈脂肪酸(>C21)。
脂肪酸的命名多采用n /ω編號系統,從甲基端數起,用雙鍵甲基序數給雙鍵定位,可分為ω-3、ω-6、ω-7、ω-9幾類。系統名則采用Δ編號系統,從羧基端數起。
不飽和脂肪酸根據氫原子的方位不同,可分為順式結構和反式結構,稱為順式脂肪酸(cis/c)和反式脂肪酸(trans/t)。
檢測意義
脂肪酸的組成和濃度是脂質代謝的有用指標,以腫瘤細胞的研究為例,腫瘤細胞處于缺乏氧氣和營養的環境中,這種代謝壓力會導致脂質組重塑,包括脂肪酸轉運、從頭合成、脂滴形式存儲和β氧化產能等幾方面。低氧導致MUFA的攝取變強,SFA/MUFA的比值增加,通過線粒體功能紊亂,氧化應激升高,內質網應激和凋亡的機制,影響了細胞的存活與增殖。PUFA/MUFA的比值降低,暗示了氧化壓力增加,脂肪酸氧化產生的大量電子進入線粒體氧化呼吸鏈產生過量的氧化自由基。n-6/n-3的比值可能與非酒精性脂肪肝、乳腺癌、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相關。n-6和n-3的濃度與營養攝取相關,n-6缺乏會導致皮膚病變,n-3缺乏會導致神經和視覺疑難癥和心臟疾病。此外,PUFA缺乏會引起生長停滯、生殖衰退和腎肝功能紊亂。
在生物體內大部分脂肪酸都以結合形式,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等存在,少量脂肪酸以游離形式存在。正常情況下,血樣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極少,僅占總脂肪酸的5%~10%(主要包括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
本項目檢測的是total(總)的脂肪酸,是結合形式和游離形式之和。樣品制備過程使用酸水解酯鍵,再對羧基進行衍生化,GC-MS檢測。
檢測指標
樣品要求
技術優勢
我公司可一針定量測定40種脂肪酸(total fatty acids)的組成和濃度,覆蓋C4~C24、SFA、MUFA、n-3及n-6型PUFA,方法具有用樣量少、靈敏度高、穩定可靠等優點。
應用示例
1)Br J Cancer丨腫瘤與脂代謝
標題:Lipid metabolism in cancer cells under metabolic stress
摘要:腫瘤細胞處于缺乏氧氣和營養的環境中,這種代謝壓力會導致脂質組重塑,包括脂肪酸轉運、從頭合成、脂滴形式存儲和β氧化產能等幾方面。低氧導致MUFA的攝取變強,SFA/MUFA的比值增加,通過線粒體功能紊亂,氧化應激升高,內質網應激和凋亡的機制,影響了細胞的存活與增殖。
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16-019-0451-4
2)J Proteome Res丨肥胖與脂代謝
標題:High-fat diet induces dynamic metabolic alterations in multiple biological matrices of rats
摘要:高脂飲食(HFD)的攝入會導致大鼠血漿、肝臟和尿液發生系統性代謝變化,涉及多種代謝途徑,包括糖酵解、TCA循環、腸道菌群功能以及脂肪酸等。HFD攝入后血漿和肝臟中PUFA與MUFA的比率降低,表明HFD誘導了氧化應激。
鏈接:https://doi.org/10.1021/pr400398b
咨詢及訂購可點擊☞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