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汁酸譜
項目背景
膽汁酸(Bile acids, BAs)是膽汁中的主要成分,在肝實質細胞中由膽固醇合成。
根據來源可分為初級膽汁酸(primary bile acids)和次級膽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s),前者由肝細胞直接合成,后者是由腸道菌群參與,以及腸肝循環后形成的產物。
根據化學結構可分為游離膽汁酸(free bile acids)和結合膽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s),后者是游離膽汁酸與甘氨酸、牛磺酸、硫酸、葡糖醛酸結合的產物。
膽汁酸的組成具有種屬差異和組織差異,嚙齒動物中CDCA合成后可以迅速轉變為MCA類膽汁酸,初級膽汁酸和次級膽汁酸與人不盡相同。
檢測意義
膽汁酸在脂酸吸收、轉運、分泌和調節膽固醇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甘膽酸水平是多種膽道系統疾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及酒精性肝損傷等的重要診斷依據。有研究表明膽汁酸與糖尿病、肥胖、肝損傷相關聯。
檢測指標
樣品要求
技術優勢
我公司可一針定量測定40+種膽汁酸,方法具有用樣量少、靈敏度高、穩定可靠等優點。
應用示例
1)J Agric Food Chem丨膽汁酸與肥胖
標題:Alterations of Bile Acids and Gut Microbiota in Obesity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in Rat Model
摘要:對高脂飲食(HFD)的肥胖大鼠的糞便、血漿、肝組織和腸道組織進行膽汁酸檢測,發現HFD組的血漿和肝臟中DCA和TDCA顯著性增加,腸道組織和糞樣中DCA顯著性增加,這些變化與腸道菌屬的豐度增加有關。
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9b00249
2)Cell Mol Immunol丨牛磺膽酸與乙肝
標題:Taurocholic acid inhibits the response to interferon-α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by impairing CD8+ T and NK cell function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陽性CHB患者的膽汁酸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及其他時期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牛磺膽酸(TCA)的升高倍數最大。發現膽汁酸的水平越高,CD8+ T細胞和NK細胞的數量越低,血清高膽汁酸水平是部分CHB患者IFN-α療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23-020-00601-8
咨詢及訂購可點擊☞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