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脂肪酸
項目背景
脂肪酸(Fatty acids)是由一條長的烴鏈和一個末端羧基組成的羧酸。
根據飽和程度的不同可分為:飽和脂肪酸(SFA,不含碳碳雙鍵)、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只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和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有兩個及以上碳碳雙鍵)。
脂肪酸的命名多采用n /ω編號系統,從甲基端數起,用雙鍵甲基序數給雙鍵定位,可分為ω-3、ω-6、ω-7、ω-9幾類。系統名則采用Δ編號系統,從羧基端數起。
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是指未與甘油、膽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叫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fatty acids, NEFA)。
檢測意義
FFA是脂肪代謝的中間產物,同時也是合成細胞膜脂質結構和前列腺素的供體,是機體能量代謝的重要能源物質之一。FFA為心肌細胞供能,但是具有細胞毒性,可以導致細胞膜、線粒體和溶酶體等細胞內微器損傷,在多種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到作用。陸續發現FFA濃度異常與II型糖尿病、重癥肝障礙、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相關聯。而在冠心病的研究中,多數結果都支持高濃度FFA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游離脂肪酸是反映脂質代謝、糖代謝、內分泌機能的非常靈敏的指標,血中游離脂肪酸可反映人體脂肪代謝情況及血脂水平。
正常情況下,血樣中FFA的含量極少,僅占總脂肪酸的5%~10%(主要包括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在血漿中的半衰期是2~3分鐘,大部分與轉運蛋白如白蛋白結合運輸。在生物體內大部分脂肪酸都以結合形式,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等存在,少量脂肪酸以游離形式存在。
本項目檢測的僅是free(游離)形式的脂肪酸,樣品制備過程未使用酸或堿水解酯鍵,而是直接對羧基進行衍生化,GC-MS檢測。
檢測指標
樣品要求
技術優勢
我公司可一針定量測定30+種游離脂肪酸,覆蓋C10~C24、n-3及n-6型PUFA,方法具有用樣量少、靈敏度高、穩定可靠等優點。
應用示例
1)NatCommun丨亞油酸與顱內動脈瘤
標題:Alterations of gut microbiota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ion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摘要:顱內動脈瘤嚴重危害國人健康,小鼠實驗顯示牛磺酸、L-組氨酸和亞油酸與人顱內動脈瘤及對照變化一致。進一步給予小鼠分別外源性補充上述三種代謝物,結果顯示牛磺酸能夠顯著降低顱內動脈瘤總體發生率。補充L-組氨酸和亞油酸卻并沒有觀察到任何保護效果。
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990-3
2)Hypertension丨油酸與心臟病
標題:Oleic Acid Attenuates Ang II (Angiotensin II)-Induced Cardiac Remodeling by Inhibiting FGF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Expression in Mice
摘要:在合并左室肥厚的高血壓患者中,外周血油酸水平顯著低于無左室肥厚的患者,油酸可顯著抑制血管緊張素Ⅱ誘導的心臟重構。 在給予油酸治療的小鼠心臟中,FGF23的表達明顯受到抑制。
鏈接:https://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19.14167
咨詢及訂購可點擊☞聯系我們



